2009年5月11日星期一

摒弃行政权力邪欲,了解危机干预

中国社会保障迟迟不到位,原因是政府吃饭财政,还要加上大大超前的面子工程“基础设施”一个接一个,负担太重了!为了国企低效维持吗?再想想国内外御用经济学者,主张剥夺中国社会保障,继续保贴政府《通过凯恩斯主义扩大生产》,其中《利益链》,耐人寻味。

政府裁员,垄断裁员,国企裁员,确实会减少小部分人的就业预期,但是,释放到社会的需求空间,会创造多得多的就业预期。因为政府是生产价值的。同样破产大国企,确实令一大批人下岗了,但是比起维持这些国企,减少的过多的没有竞争力的生产力也是最明显的,供需平衡恢复也是最明显的,释放的资源激发的内需,所创造的新的就业机会;远远多于养一批不用担心下岗的先进的吸血鬼。在具备社会保障的情况下,就算其中有不能迅速上岗的下岗人员,也不用担心生计。

参考笔者的《价值守恒定律:只有国民福利救中国》。社会就是这样发展,走向和谐的!

有朋友疑惑,“市场不能干预吗”?答案是OF COURSE!理所当然!“危机是否干预?”,答案是,YES。简单说,干预方式就是社会保障。而社会保障,事实上就是强烈的“市场干预”,因为,他避免了社会淘汰,从国民人权的生存上,开始其淘汰。而马列唯心主义的中国,则采取了一切干预措施,转移老百姓财富,唯独最重要的维护老百姓人权的危机干预,————没有!

事实上,对危机的干预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国民个人的社会保障。危机干预,是政府存在的根本意义,对经济的运作,是严禁体现特权的行政干预的;规范的任务,交由司法完成。而对意外事件,包括战争和突发事件在内,所在的干预,都不是“市场干预”,而是法制意义下的危机干预。

市场干预,不是“涉及到市场的干预”,市场干预,更不是行政干预。是非对错,在于是否根据人民利益的呼声,《老百姓的利益在那里?》,而组织干预。这是判断“干预是否正确”的大是大非的前提。由于国民的利益,主要通过社团利益代言人在议会机构里的博羿体现。因此,美国式的“市场干预”,与中国式的官老爷随心所欲的拍脑袋干预,有着本质的不同。由于经由立法机关提案表决,因此,西方式的“市场干预”,是议会的决定,由政府执行。而不是中国的政府决定,议会成为“舆论导向”的工具。

其次是如何干预的问题。

中国式的干预固然是权责不清,而行政干预的特色,就是平时得过且过,饱食终日。巴不得把民众的嘴巴统统封起来,减少阻力。危急时侯就临时抱佛脚,临时抱佛脚。因此,中国式的干预不是危机干预,常常是手足无措,火上浇油的添乱式的干预。就算偶而某位领导人,是处理该项危机事务的行家,在中国自宋明清以降而达后金的体制里,最常见的,却是要人没人,要钱没钱,要训练没训练,要经验没经验,……,要菩萨的时侯,菩萨全不灵啦!

正确的方式,是预作不同级别的准备,针对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,制定预案。预见危机的可能性,言论自由、新闻自由、政治透明化,是最重要的条件。而在核实危机可能性时,类似Aorasms这样的沙盘推演式的仿真分析就非常重要了。针对预案组织应急的人力物力储备,为增加配合,多做几次演习。多级预案体系逐个经由议院预作讨论、审核、批准其应急权力。那么,真的爆发什么危机,按级别取能覆盖危机的那一级预案早作准备就行了。

这就叫危机干预

在笔者看来,中国真正的危机,是禁止《老百姓申明利益》,而强行由《既得利益者无私代表》了。换言之,混淆了“政府危机”和更严重得多的“社会危机”。从而,不停地为了挽救一党之私的鸡毛蒜皮的“政府危机”,永久化地,几乎是不可逆地加深社会危机,直到重复《明朝灰飞烟飞》的历史。在经济危机中,企业要救命,就要减少成本,最重要是裁员节流,减少不必要的开支。
中国政府其实就是一个以美元作为业务货币参加美国经济圈运营的,具有美国私人公司特征的中国的垄断国内市场和金融的大国企。在自已做成的危机前,同样应该裁员,减少不必要的开销,减少成本,减少库存。

“通货紧缩,费雪教条和凯恩斯主义”系列
《摒弃行政权力邪欲,了解危机干预》
《市场和经济中的危机干预》
《克鲁格曼的尴尬中国周学术研讨》
《凯恩斯主义代表了谁的利益》
《凯恩斯主义的根本性错误》
《凯恩斯主义的本质》
《辩证的人权经济学:埋葬凯恩斯主义》

没有评论: